> 文章列表 > “循吏舍公谁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循吏舍公谁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循吏舍公谁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循吏舍公谁”出自宋代陆文圭的《送李正斋》。

“循吏舍公谁”全诗

《送李正斋》

宋代 陆文圭

龚黄吁已远,循吏舍公谁。

卧辙留行色,归装减到时。

朝色驰牙刻,郡谘立生祠。

寂寂燕台客,难酬国土知。

《送李正斋》陆文圭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送李正斋》是宋代陆文圭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。

中文译文:

龚黄吁已远,

循吏舍公谁。

卧辙留行色,

归装减到时。

朝色驰牙刻,

郡谘立生祠。

寂寂燕台客,

难酬国土知。

诗意:

这首诗描述了诗人陆文圭送别李正斋的场景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李正斋离去的感慨和对他的敬佩之情。诗人对李正斋的离去感到遗憾,认为他是一位忠诚守职、清正廉洁的官员。诗人用生动的描写展示了李正斋离去的情景,以及他准备离开的身影。诗人提到了朝阳的光辉、牙刻的马车和郡谘的祠堂,这些描写更加突出了李正斋的身份和地位。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李正斋的思念之情,他认为李正斋在燕台的寂寞客居中,难以回报家国的知遇之恩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送别李正斋的情景,通过对细节的描写,展示了诗人对李正斋的敬佩和对他离去的遗憾之情。诗中使用了很多具象的描写手法,如\"龚黄吁已远\"、\"卧辙留行色\"等,使诗词生动、形象。整首诗篇章紧凑,字字珠玑,没有一丝多余之处。通过对李正斋的描写,诗人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清廉官员的向往和对社会的期望。诗词中的燕台客形象,既是对李正斋的塑造,也可以视为诗人自身的写照,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。整首诗抒发了作者的情感,同时也寄托了对社会和时代的思考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